陈继飞,男,1976年9月出生,云南曲靖人,高级实验1师,硕士,硕士生导师。2004年9月起攻读西南林学院森林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7月晋升为高级实验师。参与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横向科研项目、校级教研等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EI检索2篇;曾荣获“优秀党员”、“党支部先进工作者 ”、“三育人优秀工作者”、“共青团优秀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电子、载运工具及其应用工程等。
陈文刚,男,1973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2009获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5月进入西南林业大学任教。2013年于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出站,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2017年2月-2017年8月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林业和草原机械》编委,《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中国表面工程》、《功能材料》等期刊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4项科研和教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三大检索35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三大检索论文22篇。共出版国家级出版社教材4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1部,参编1部。所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摩擦磨损机理及控制、材料表面复合改性、微纳米尺度机械摩擦磨损特性研究等。
费建国,男,1965年10月出生,甘肃兰州人,教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教学管理等专业及其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讲授《汽车检测技术》、《微控制器原理及开发应用》等课程10余门,先后主编、编写《高级汽车驾驶员培训教材》、《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等书籍6部,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电喷发动机故障诊断模拟试验台”、 “国内生态旅游区环保型交通车性能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等科研、教研项目多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方赛银,女,汉族,1981年10月出生,福建福安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获得西南林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就职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主持完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项,参编教材1篇。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供应链优化、交通运输规划管理等。
何超,男,1980年6月出生,湖北荆门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院长。2008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10-2011年在德国马格德堡大学访学一年。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兼任中国内燃机学会委员,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云南省农机学会理事,云南省高校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内燃机智能制造、汽车碰撞事故安全、农机排放与虚拟设备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科研项目13项,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子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等,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3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SCI收录6篇,影响因子累计15.9,EI检索8篇;出版论著二本。
李加强,男,1977年6月生,湖北孝感人,博士,讲师,2001年本科毕业于西南林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专业,2007年硕士毕业于西南林学院森林工程专业,201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内燃机污染物排放与控制。近年来主持云南省科技厅科技人才专项项目、云南省教育厅面上项目及西南林业大学面上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EI检索5篇。
李明,男,1977年5月出生,江苏盐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玉溪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江苏欧亚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职)。中国林学会林业机械分会常务理事,《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编委,云南省机械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工信委省级专家,云南省本科专业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三区”人才。2007年于南京理工大学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6月于法国洛林大学从事为期1年的访问学者,2015年受法方资助于法国洛林大学合作研究3个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篇。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智能优化算法、木材无损检测等。
李玮,女,湖北松滋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机械与交通学院副院长。云南省图学会副理事长,昆明市仪器仪表协会理事。2011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获得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现主持云南省基金项目一项,主持云南省八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一项,主持云南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项、研究生优质课程项目和研究生经典案例库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多项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篇、中文核心期刊15篇,出版论著四本。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工业设计等。
刘学渊,男,1979年10月出生,云南镇沅人,硕士,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主持校面上基金课题1项,校教学研究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5项,参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10余篇。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能源与排放控制、载运工具摩擦磨损机理及控制等。
孟利清,男,1962年3月出生,河北石家庄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机械与交通学院党委书记,云南省农械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工信厅、发改委、交通运输厅特聘专家,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主持及参与1项国家级、1项省部级、3项厅级和3项校级科研及教研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成果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1篇EI检索3篇;专著2部;专利3项;主编规划教材《汽车物流》1部,参编教材3部。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与工程、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柴油机电机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业设计等。
钱良辉,男,1977年10月生,湖北襄阳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2000年毕业于西南林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留校任教至今。后获西南交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同济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9月~2013年7月年,同济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2013年,云南省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工学)。2019年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先进工作者”称号。发表论文20余篇,EI检索2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主持完成中西部地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1项、云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主要完成人参与云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现主持云南省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学案例库1项。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城市交通控制及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大数据应用与研究。
谭泽飞,男,汉族,1969年9月生,云南永胜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近年主持了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项、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校教学研究课题2项,参与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等7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为:汽车新能源技术、交通运输组织规划与管理、城市交通系统控制与管理。
王海军,男,1965年8月出生,吉林农安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7年被评为工程师,2001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先后在一汽吉林轻型车厂研究所和西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工作。主要从事过汽车设计与制造及汽车销售工作,获多项技术改造成果奖。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及载运工具等。
王俊,男,1987年6月生,四川绵阳人,博士,讲师,2017年获昆明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于内燃机增压技术与柴油机空气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3篇;主持云南省农业联合青年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内燃机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王应彪,男,1981年7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机械设计制造工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西南林业大学任教,2014年获中国农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持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项,主持校级科研基金项目2项,教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厅局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EI检索5篇,参编出版著作1部,授权专利10余项,所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省政府奖学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图像识别与智能检测,农林智能装备设计及测控,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研究。
王远,男,1978年生,贵州湄潭人,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7年4月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的工学硕士学位,2014年12月于昆明理工大学获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工学博士学位。现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基金项目2项,企业委托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 检索20余篇,获批专利20余项。所指导硕士研究生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4人硕士论文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荣誉。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机械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产品开发与造型设计等。注:所指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主要与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
徐国栋,男 ,1976年2月出生,山东东明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工程图学会理事。参与和主持了多个项目的研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1篇;参编教材3篇;主编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获得教育厅一等奖和三等奖,校级一等奖;荣获校级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校级一等奖。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制造业信息化和产品设计等,对工业产品的建模、结构分析、曲面构建、机构分析和运动分析比较有研究,同时对软件编程、界面设计交互等感兴趣。
杨洁,女,1973年12月生,河南省光山县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2011年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主持教改科研项目2项,主持云南省教育厅重点基金项目和校级专项课题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重点基金项目各1项、面上项目1项。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EI收录2篇,ISTP检索1篇,中文核心12篇。申请专利多项,已授权34项,指导的研究生有5个获校级科技创新项目,1个获省级互联网+铜奖,1个硕士毕业论文为省级优秀论文。2014年9月-2015年8月到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识别与检测、自动化控制与检测、工业设计工程、农业机械化等等。
杨圣文,男,1976年4月生,云南大理人,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硕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汽车工程专业,2006年获长安大学载运工具运用专业工学硕士学位。主持或参与完成交通安全、汽车工程、道路运输、信息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参编专著2部、国家行业标准1项、省地方标准1项,2014年获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车辆工程、交通安全与信息化。
杨永发,男,1965年10月出生,云南保山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MBA。中国林机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云南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及参与5项省部级、2项厅级、1项校级科研项目,承担及参与多项横向合作研究项目;荣获云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哲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林智能机械装备研究与开发,工业设计等。
赵龙庆,男,1963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内燃机学报》特邀编委,《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编委,云南省政府三大奖评审专家,云南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辆电子控制与检测、汽车动力系统电传动、汽车故障诊断等。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教育部项目、云南省重点项目等,参与国防科工委项目3项,获得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项,省交通厅科技进步四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要承担《信号分析及数据处理》、《汽车动力学》等课程教学工作。
朱代根,男,1979年10月出生,福建省顺昌县人,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2006年6月硕士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主持完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1项、西南林业大学科研项目2项、西南林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3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参与多项国家基金和省基金。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外观专利40多项。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及理论、产品设计。
注:上述排名不分先后。